四書道貫:陳立夫解讀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_PDF電子書
2019-12-20 11:20
分享
因資源下載地址容易失效,請加微信号359049049直接領取,直接發最新下載地址。
前言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目錄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序言
凡例
一 總論
二 格物篇
三 緻知篇
四 誠意篇
五 正心篇
六 修身篇
七 齊家篇
八 治國篇
九 平天下篇
十 結論
編輯推薦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作者簡介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陳立夫(19~21),原名祖燕,中國國民黨元老,浙江湖州人。1923年北洋大學礦科畢業,後獲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。1925年回國。作為一位政治人物,陳立夫為大陸讀者所耳熟能詳;但作為一個學界人物,大陸讀者對陳立夫卻知之甚少。1969年,陳立夫從美國回到我國台灣後,曾擔任中華文化複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、中國醫學院董事長、孔孟學會理事長等職。他主編過《孔子學說對世界之影響》《易學應用之研究》等書,著有《唯生論》《生之原理》《四書中的常理及故事》《孟子之政治思想》《人理學研究》《從根教起》《迎頭趕上》《陳立夫先生言論集》等書,還譯有李約瑟的《中國之科學與文明》。1988年7月,陳立夫與“中央”評議會34名委員向台灣當局提出提案,主張以台灣的資金科技和大陸的人力資源合為互惠基礎,建設中華。他還多次公開發表一個中國的主張。
精彩書摘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精彩插圖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媒體評論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孔子承吾祖先自堯、舜起一千七百餘年所遺下的偉大事功而予以全部整理,使之成為一有系統的人文科學體系,其原理見諸《易經》及《中庸》,其應用見諸《大學》,其詳釋見諸《論語》,及孟子複從而闡揚之。至于《詩》,所以道志;《書》所以道事;《禮》,所以道行;《樂》,所以道和;《易》,所以道陰陽;《春秋》,所以道名分;《孝經》,所以道人類生命延續的大本;皆所以弘道與明德者也。
——陳立夫
《四書道貫》取孔孟之道“一以貫之”之意,将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四書分格物、緻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等八篇歸納講解,使之成為有系統的整體。立夫先生國學基礎雄厚,講解詳盡,考證有據;又谙熟西方文化,對比中西以觀異同,因而對現代讀者尤其青年讀者了解孔孟學說,增進其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甚為有益。
——程思遠
内容簡介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《四書道貫(陳立夫解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)(精)》名為《四書道貫》,是取孔孟之道“一以貫之”之意,作者将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四書分格物、緻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等八篇歸納講解,使之成為有系統的整體。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集結十幾億人民為一家,持續五千餘年光榮曆史而不墜者,以我們擁有久遠的文化傳統為首要原因。而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即是承載此文化傳統的典籍。陳立夫先生國學基礎雄厚,在耄耋之年,仍以弘揚民族文化、激勵民族精神為己任。
因資源下載地址容易失效,請加微信号359049049直接領取,直接發最新下載地址。
上:與神對話(2)_PDF電子書
下:墨子與墨家學派_PDF電子書